我是12级计算机专业学生,13年我们学院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校企。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校企,感觉很新鲜的样子,13年9月我们学院学生会成员帮校企迎接新生,样子感觉怪怪的,他告诉我们是校企的才接,其他专业的尽量不接。因为6号开始才算学院迎新,之前的时间学院不愿意让我们使用校车接送。所以是校企自费接送,而且校企人数比较多,所以让我们学院学生会成员去迎新。
2013年9月开始,我们学院由原来200人扩展到700人,其中校企500人,而校企中还有两个企业来竞争。当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报这个专业。知道13年底的时候才清楚知道,是因为"包就业",当时也曾经一度觉得那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气氛很不错,后来在听到13000的学费后,我就没这个念头了,我在普通专业每天好好表现,助学金奖学金肯定有你的,大学三年下来我为我们专业的学生会或多或少的付出了点,换来我大学3年学费只交了800,想想也是觉得很值得的。
我们来算算,一年13000,然后第三年交了学的出去实习,对于这个价格和他们报就业的条件,我觉得好坏一半吧。我更偏向坏的那边,不考虑你在校企的技术沉淀,一个月报就业3000+在北上广深,月最低消费怎么也要2000吧,每个月能存1000,你需要3年才能挣回来这些你父母的血汗钱。而技术沉淀说起来了就一句话概括,你在学校学的再厉害,出去一样什么都不会。只是需要学习新东西的基础而已。所以我更偏向于坏。
去年有幸去女朋友她们教室去听过几节课,看到他们学费和教学质量,觉得老师教的很认真,学生也学的还好。可能是学费的压力,或者就业的阴影让他们都在好好学习。我自己算半个技术宅,喜欢学习东西,在我们普通专业我的预习课程在老师前面几节,加上空闲时间较多,自学了很多东西。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在那边学习或许现在我差不多成为了一个比较厉害的程序员了。可惜看到他们那么昂贵的学习,最多也就是想想了。
2014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实习,学校的课程完结后,实习期间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培训机构,很像找个地方去提升下自己的。认真看完那些培训结构的课表后,居然发现和校企的几乎一致。培训机构当然也有好有坏,但是就是有理由的,无不出其右,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是为了挣钱,他们中也有学的好学的坏处的,在校企中也有学的好的学的坏的。不过他们的学费是12000左右,只相当于校企一年的学费。并且比较讽刺的是都是一样的包就业和3500+,甚至我想去的传智播客保底6000+。更重要的他们培训时间5个月。得出的结论是校企和培训机构一样,只是让你多花20000块大洋给自己买个专科毕业证而已。
说了教学我们在来说说生活吧,我是普通高中,普通分数进的这个学校,从小到大一直听,大学随便玩。所以我到大学确实可以随便玩,可是校企的小伙伴们却不行,他们老师的工资和学生的出勤和成绩有关。所以想参加社团,学生会等大学活动的话,一般难度很大。需要利用晚自习时间举办活动都需要很复杂的请假流程。我是12级的学生会成员,我的下一届有校企的小伙伴,他们也很想为一场活动去努力的,但是课程和校企的事情让他们徘徊在大学生活和校企的忙碌学习中。
然后在来说下最最坑爹的包就业吧,所有的培训机构和校企一样的模式,协议上写的:
包就业,即推荐就业,推荐该生到对应专业岗位工作。
其实就是告诉你,我只负责给你筛选下你可以报的公司,然后给你投简历。你自己去面试,想想也很正常,校企在快要去实习的时候专门加课程面试,让他们对面试不那么害怕,这个确实值得其他专业去学习的。学生从学校出来去实习,看到人都不敢说话,又怎么把自己的项目经验这些去和别人说呢?所以,想包就业的看清楚,是推荐你去面试,而不是100%录用你的。想着包就业,大学玩3年过来是肯定不行的。
最后说下生活和住宿,生活是一样的。住宿也是一样的男生6人间,女生就不太清楚了。
总结下:你想学,在普通专业、校企模式、培训机构都可以学。想玩,在普通专业才能玩。想好找工作,好好学习才行和是不是校企关系不大。
上一篇: JQ获取兄弟元素的值...